拉塞尔之所以伟大 不仅在于他有11枚戒指 更在于他赢得戒指的方式

拉塞尔之所以伟大 不仅在于他有11枚戒指 更在于他赢得戒指的方式
北京时间8月1日,88岁的比尔-拉塞尔安然离世,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。作为NBA世界中“胜利”的代名词,拉塞尔职业生涯先后赢下11枚总冠军戒指,创造过不可思议的8连冠,前无古人,极有可能也后无来者,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,认为他并不具备真正的统治力。这些质疑,通常会围绕拉塞尔进攻能力不足、当时联盟竞争远不如今天激烈,以及他有太多出色的队友做支持等维度展开。殊不知:拉塞尔作为一名篮球运动员最伟大的地方,并不是他赢得了11枚总冠军戒指,而恰恰是他赢得戒指的方式。拉塞尔所处的时代,NBA竞争不如今天激烈,这是事实。但同样是在这个时代,联盟中也有其他具备历史级别天赋水平的伟大球员,却未能取得与拉塞尔同等水平的战绩。比如维尔特-张伯伦,NBA“个人能力”的天花板,虽然被炒作成拉塞尔的“一生之敌”,但在两个人之间的正面对决中,却总是以失败者的身份落荒而逃。据统计:拉塞尔和张伯伦职业生涯总共交手142次,张伯伦场均28.7分28.7个篮板,拉塞尔场均14.5分23.7个篮板,张伯伦全面胜出,然而,凯尔特人在这142场比赛里取得了84胜58负的战绩,胜率接近60%。而在季后赛,两个人先后8次狭路相逢,拉塞尔有7次笑到了最后,而张伯伦只在1967赢了绿军一次。于是这又引申到另外一个角度:拉塞尔面对张伯伦打出压倒性战绩,真的是因为队友更强吗?实际上,拉塞尔与张伯伦10年交锋史,可以1965年为界,大致分成两个阶段。在1965年之前,虽然张伯伦身边也有保罗-阿里津、汤姆-戈拉、盖伊-罗杰斯等全明星队友,但拥有拉塞尔、鲍勃-库西、汤姆-海因索恩、比尔-沙曼、萨姆-琼斯和KC-琼斯的绿军,实力显然还是更胜一筹。然而到了1964-65赛季,张伯伦被交易到费城76人,那里除了张伯伦,还有哈尔-格里尔、卢克-杰克逊、切特-沃克以及拉里-科斯特洛等四位全明星,绿军这边库西已经退役,两支球队的整体实力已在伯仲之间。而在1965年之后,凯尔特人又相继失去海因索恩、KC-琼斯等主将,而张伯伦身边又增加了比利-坎宁安这样的未来超巨,竞争天平已经明显向着76人一侧倾斜。到了1968-69赛季,拉塞尔退役前的最后一年,张伯伦再次换队,和埃尔金-贝勒、杰里-韦斯特组成三巨头,湖人在总决赛3-1的领先的情况下,依然被拉塞尔率领的绿衫军完成大逆转。整体而言,拉塞尔和张伯伦职业生涯发生交集的10年时间里,绿军差不多有5个赛季整体实力占据上风,有4个赛季处于弱势一方,最多只能算稍有优势,而远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,是沾了队友的光,才得以屡次击败张伯伦。如果非要拿人员配置说事儿,那么拉塞尔和张伯伦相比,最大的优势是他有一个名叫奥尔巴赫的主教练,而张伯伦几乎每过一个赛季就要换一位主教练,因为他总觉得球队季后赛表现不佳的是教练的原因。曾经执教过张伯伦的老教练巴奇-范布雷德-考尔夫曾经对两位传奇中锋之间的最大不同有过一番精到的总结:“拉塞尔和维尔特之间的差别在于:拉塞尔会问:‘我要怎么做才能让队友变得更好?’然后他就会真的这么做。而维尔特老觉得赢球的最佳方式,是让他自己处在一个最好的环境中。他会问:‘什么样的环境对我最有利?’”就连张伯伦的队友韦斯特也说过:“我并非想要批评维尔特,因为我只是觉得拉塞尔更出色,对于维尔特所做的一切,我也满怀崇敬。但我不得不说,他不会去适应你,只能是你去适应他。”张伯伦不是个例,事实上,他可能代表着联盟历史上绝大部分超级巨星。他们拿着最高的薪水,受到最多的赞誉,拥有超绝的天赋,和鹤立鸡群的个人能力,于情于理,“让别人来适应我”,都是很自然的想法和选择。但这恰恰凸显出拉塞尔的伟大。他总是将胜利置于所有事情之上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包括他受到诟病的进攻表现——你很难想象,一个身体条件具有碾压级优势的大个子,在那样一个时代,只打出两个场均20+的赛季。而另一方面,在库西退役后,拉塞尔是凯尔特人实质上的进攻战术核心,生涯最后8个赛季有7次场均助攻在5次以上。他或许不是一名统治级别的得分手,但绝对不是一个只会防守,不懂进攻的单向球员。拉塞尔的11冠和8连冠纪录,当然有历史因素在内,但绝不是很多人以为的那样,是在严重缺乏竞争的背景下,靠着强大的整体实力优势侥幸赢得的。实际上他曾打过10次抢七战,取得全胜战绩,而在面临淘汰的比赛中,总战绩是16胜2负。在NBA,戒指数量是衡量一名球员成就的重要标准,但并不是唯一标准。你不能说JR-史密斯比特雷西-麦克格雷迪更伟大,也不能将德里克费舍尔的历史地位,置于查尔斯-巴克利或卡尔-马龙之上。同理,拉塞尔之所以如此受人推崇,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拿到两只手都戴不下的戒指,而是他影响比赛的方式。正因如此,他才有底气指着五大中锋的鼻子对他们说:我能把你们全部打爆!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,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山丘的主场